在广西工程系列职称申报中,业绩材料堪称重中之重,它是申报人专业能力与工作成果的直观体现,直接左右着评审结果。然而,不少申报者因对业绩材料的准备存在误解或疏忽,最终导致评审失败。接下来,为大家分享一些典型案例,希望能给各位申报者敲响警钟。
李工在 2018 年申报工程系列中级职称时,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,在业绩材料上动起了 “歪脑筋”。他虚构了参与某大型工程项目的经历,伪造了相关的项目合同、验收报告以及单位证明,企图蒙混过关。但评审专家在审核过程中,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态度,发现了材料中的诸多疑点。经过进一步核实,确认其业绩材料造假。根据《广西壮族自治区职称推荐评审认定办法(试行)》规定,李工的中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被撤销,并且自撤销之日起,5 年内不得申报。这一案例警示申报者,诚信是职称申报的底线,任何弄虚作假行为都将付出惨痛代价。
张工长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,积累了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。然而,在申报市政工程专业职称时,他没有仔细筛选业绩材料,仍然提交了大量与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项目资料,如普通住宅建筑的施工组织设计、竣工验收报告等。尽管这些业绩材料本身真实有效,且张工在项目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,但由于与申报的市政工程专业关联性不强,无法充分证明他在市政工程领域的专业能力。评审专家认为,张工的业绩材料不能满足市政工程专业职称评审的要求,最终他的申报未获通过。这提醒申报者,在准备业绩材料时,一定要紧密围绕申报专业,突出与该专业相关的工作成果和贡献。
王工申报高级工程师职称时,提交了一个自认为很有分量的项目业绩材料 —— 某商业综合体的建设项目。但在整理材料过程中,他粗心大意,遗漏了关键部分。例如,项目中标通知书上的关键信息模糊不清,无法准确辨认项目金额、中标单位等重要内容;施工合同中缺少部分关键条款,如工程质量标准、工期约定等;竣工验收报告虽有签字盖章,但未详细说明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及如何解决的。这些关键信息的缺失,使得评审专家难以全面、准确地评估王工在项目中的实际贡献和专业能力,最终导致他的评审失败。由此可见,业绩材料的完整性至关重要,申报者务必仔细核对每一份材料,确保关键信息完整无误。
赵工在申报中级职称时,提交了多个项目业绩材料,但这些项目大多是一些小型、简单的工程,如小型仓库的搭建、普通民房的局部改造等。这些项目规模小、技术难度低,在施工过程中并未涉及到复杂的工艺或先进的技术应用。相比之下,同批次申报的其他人员提交的业绩材料中,不乏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工程项目等。评审专家在对比后认为,赵工的业绩材料所体现的专业技术水平有限,无法达到中级职称评审的要求。这表明,在准备业绩材料时,申报者应尽量选择具有一定规模、技术难度和影响力的项目,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实力。
孙工参与了多个大型工程项目,但在申报职称时,他提交的业绩材料只是简单罗列了项目的基本情况,如项目名称、规模、完成时间等,对于自己在项目中承担的具体工作、发挥的作用以及做出的贡献,没有进行详细阐述和突出。例如,在一份项目竣工验收报告中,只是提及孙工作为项目团队成员参与了项目,但未说明他在项目的哪个阶段、哪个环节发挥了关键作用,解决了哪些技术难题或做出了哪些创新性举措。评审专家在审核时,难以从这些材料中准确判断孙工的个人能力和贡献,导致他在众多申报者中未能脱颖而出,评审未能通过。这告诉申报者,在整理业绩材料时,一定要清晰、明确地突出自己在项目中的个人贡献,让评审专家能够直观地了解到你的专业价值。
广西工程系列职称申报中,业绩材料的准备至关重要。申报者应从这些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,确保业绩材料真实、与申报专业匹配、完整无缺、具有质量且能突出个人贡献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职称评审中增加胜算,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赢得更多机会。
若在准备业绩材料或职称申报过程中有任何疑问,欢迎添加微信咨询:庞老师 13077752027(电话微信同号);李老师 18697987870(电话微信同号) 。